——記海水養殖59級校友重返母校
校友是母校歷史的見證者,是母校永遠的牽掛和榮耀。憶往昔崢嶸歲月稠。懷著對母校的深情牽掛,對同窗相逢的期盼和喜悅,闊別母校50多年的老校友重返母校,共述情懷。
10月18日,我校海水養殖專業1959級的兩位老校友王永和、孫國芳回到闊別已久的母校。雖然已經離校50余載,歲月已斑白了雙鬢,但兩位老校友依然精神矍鑠。他們帶著對母校的無限眷念和美好憧憬,重返母校,共述情懷。
孫國芳,男, 73歲,海水養殖專業1959級校友,曾任遼寧省錦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,錦州市校友會名譽會長。
王永和,男, 78歲,海水養殖專業1959級校友,曾任遼寧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副所長。
昨天:追憶大學青春年華
畢業時,恰同學少年;再聚首,已白發如霜。重新走進母校,兩位老人感觸良多,想起當年的大學生活,許多場景歷歷在目,真真切切。
“現在的青年路就是我們當時學測量學的地方?!弊咴谛@里,王永和的思緒被拉回到曾經的大學時光。王永和說,當時大家一邊學習一邊搞科研,雖然學的科目不少,但學習內容還算簡單,那個年代教學條件比較簡陋,做實驗只能用顯微鏡,教室后面放著水族箱天天觀察。 “那時咱們學校來了第一批越南留學生,作為班級里的學習委員,我擔任起輔導他們學習的任務,現在想起來,一幕幕就在眼前?!碧崞鹪浀膶W習生活,孫國芳眼里也閃耀著光彩,思緒也回到了當年的青春歲月。
說起課余活動,王永和也回想起當年:“靠海是咱們學校的優勢,當時不少課余活動都是水上運動。一到下午沒課的時候,我們就喜歡去海上劃船、游泳?!?br /> 孫國芳還告訴記者,他對大學食堂的記憶很深,“那時糧食比較緊缺,正好學校有實驗船,每次出?;貋矶紩Р簧亵~給學生們改善伙食,一走進食堂里就是魚的鮮味,這讓其他學校的同學很是羨慕?!?br /> 今天:感嘆校園翻天覆地變化
回到母校,兩位老校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校園,見證了母校的昨天和今天。他們對熟悉而又陌生的母校景色感慨不已。
看到青年路旁正在打籃球的學生,孫國芳說:“我們那時候可沒有這么好的條件,當時學校連操場都沒有,我們下了課就到教學樓前簡陋的籃球架下打會兒籃球?!笨吹綅湫職馀傻慕虒W大樓,王永和不僅感嘆:“我們剛上大學的時候,學校里還沒有柏油馬路,建筑樓也只有三三兩兩的幾棟,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啊?!睂O國芳告訴記者,當時學校的名字還是大連水產??茖W校,只有海水養殖、淡水養殖、海洋捕撈、水產加工、輪機管理、船機制造六個專業,學生總數也只有一千人左右,并且大多來自東北三省。而如今,母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綜合性大學,擁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學生。母校這些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成就讓他們感到由衷的自豪。
明天:感恩母校,祝福海大
時間匆匆,帶走了青春韶華,但卻帶不走老校友那顆滾燙的愛校之心。在這五十年里,他們默默關注母校的建設發展,用母校所學知識在自己熱愛的事業和崗位上奮斗、奉獻、付出,為社會作出貢獻,為母校增添榮譽。
“感謝學校對我們的培育之恩,感謝對我們這些老校友的關注和關懷,母校永遠都是我們的家?!睂O國芳老人動情的說。他還勉勵在校學生一定要珍惜大學時代的寶貴時光,夯實基礎知識,珍惜大學時代的友誼。王永和希望大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實踐,增強動手操作能力,學以致用,畢業之后為母校增光添彩。
最后,兩位老校友共同表達了對母校的祝福,祝愿大連海洋大學這艘巨輪乘風破浪,再創輝煌。
招生就業處 策劃